
昨日,江北區,文曉梅(左)教小王讀唐詩

28日,解放碑,13歲的文曉梅(左)與7歲的妹妹舉著紙牌尋找當家教的機會
■家境貧寒 川妹子隨父母來重慶
■褒貶不一 精神可嘉但不宜提倡
文/首席記者 徐庶 圖/記者 龍在全
28日,解放碑一對“姊妹花”當街舉牌做家教。姐姐文曉梅,13歲,妹妹文秋虹,7歲,四川資陽人,家境貧困,父母在渝打工,二人在枇杷山小學借讀。昨天,川妹子文曉梅正式成為我市迄今更小的家教老師。當天,她做家教2小時掙得60元。對此,社會各界頗有爭議,贊成者、同情者、反對者均有。
舉牌 小小姊妹花有點羞澀
28日上午10時,解放碑重慶書城門口,一對特殊的家教老師引來眾人圍觀。
當天,書城門口有很多在校大學生站成一排,尋找家教機會。其中,更顯眼的是兩個“小老師”:姐姐叫文曉梅,13歲,身高約1.3米;妹妹叫文秋虹,女,7歲,身高約1米。二人均為四川資陽人,家境貧困,父母來渝打工,二人在枇杷山小學借讀。
姊妹花手里舉著紙板做的牌子,姐姐牌子上寫著:家教,1~6年級語文、數學、英語;妹妹牌子上寫著:小學語文數學,一年級或學前班。
文曉梅扎著兩條長辮子,穿著樸素,面容羞澀,在人群中格外惹眼。她說,她家在四川省資陽市小院鎮付水村1社,父母親10年前來渝打工,租住在七星崗興德村一棟沒有電梯的老房子14樓。
窘迫 下學期學費還沒著落
文秋虹說,自己在枇杷山小學讀一年級,姐姐是枇杷山小學六年級畢業生,馬上要升入重慶50中讀初一。
兩姐妹說,爸爸文革40歲,在重慶開長安貨車,每月收入一兩千元,母親在家照顧4歲的小妹妹,家里每月房租450元,除去生活開銷幾乎沒有節余,經濟十分窘迫。
放暑假后,姐妹二人冒著酷暑上街撿礦泉水瓶賣錢,但距離交下學期的學費還差得很遠。盡管重慶50中給予了極大優惠,文曉梅只需交2000元借讀費,但學費還是沒有著落,二人決定假期出來做家教掙錢。28日一早,媽媽李曉麗找來兩塊紙板,給二人做了個簡易牌子。
文曉梅稱,自己可以教小學所有課程,出來做家教就是想減輕爸媽的負擔。
簽約 律師為兒子找小老師
28日上午11時許,幸運的“小老師”面前走來一名王先生。 【青島家教】
家住黃泥塝的王文淵是一名律師,他的兒子6歲,即將上小學一年級,“比較調皮”。他說,家教其實說不上,只是希望懂事的文曉梅與兒子交個朋友,幫兒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,順便補習點知識。
當天下午2點,文曉梅應約來到王家。經過協商,雙方口頭約定,每天下午2~4點,文曉梅為王的兒子補習2小時,每小時收費30元,往返車費由王提供。
首秀 孩子教孩子妙趣橫生
昨天下午2點,13歲的川妹子文曉梅怯怯地走進江北流星花園王家,正式開始她闖渝的第一堂家教課。
文曉梅與小王進入書房,一開始就用普通話誦讀拼音,文念一句,小王跟著念一句,孩子興趣很高。接著,誦讀唐詩《詠鵝》:鵝鵝鵝,曲項向天歌,白毛浮綠水,紅掌撥青波……一會兒,又唱英語歌: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……書房內,不時傳出二人的節拍聲、音樂聲和歡笑聲。
50分鐘后,家長要求暫停休息,小王還回味無窮,念念不忘?吹叫±蠋煱才诺蒙鷦佑腥、寓教于樂,孩子的家人也感到十分滿意。
原來,為上好第一堂課,文曉梅作了認真準備,她專門到重慶書城去買了《看圖拼音》、《學唐詩》、《學英語》和《計算卡》。陪同前往的母親李曉麗說,這些教學資料花費了40多元,是一家人兩天的生活費。
媽媽說
缺錢,又擔心女兒安全
孩子的媽媽李曉麗說,社會復雜,害怕遇到壞人,但是,家里又需要錢。全家的收入來源就靠老公開小長安車拉貨賺錢,九月份開學文曉梅升初中要交借讀費2000元,二女兒的借讀費每年500元,小女兒馬上也要上幼兒園了。
老師說
孩子內向但很乖聽話
文曉梅的班主任吳蓉說,文曉梅家境貧寒,她是讀五年級時才從四川老家轉學來的。
平時在班上,文曉梅的性格比較內向,不過很乖,聽話。她的家長對她要求很高,總希望孩子考第一名。
各界熱議
[正方]
更小家教 褒貶不一
心理專家朱美云:
城里富家子更應學習她
她才13歲,比同齡人更成熟懂事,應該得到社會的肯定。她敢于做家教幫父母掙錢,是自信的表現。如今,有的大學生都不敢出去做家教,她小小年紀有此自信,是一種好的品質。參加社會實踐,增強自身能力,值得提倡,城里富家子女更應學習她。市民龍先生:
多點寬容 別指責孩子
家住高新區的龍先生也是一名家長,他對文曉梅的行動表示理解和支持。他認為,這樣自強的貧困孩子出來做家教掙錢,只要沒受到強迫,安全有保障,大家不要去指責,應多一點寬容和同情。他還呼吁社會上的熱心人伸出援助之手,幫助文曉梅完成學業。
[反方]
法律專家徐成龍:
雇用童工不合法
未成年孩子從事有償家教,違反了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和《勞動法》的規定,這是一種雇傭童工關系,是不合法行為。此事會起到不好的社會示范作用,會引發更多家長使用未成年人進行家庭服務。一旦出現民事糾紛,她并無民事責任能力,監護人需要多費精力。因此,這么小做家教不值得提倡。
雇主的出發點是善良的,如果同情可通過資助的方式幫助女孩,但雇傭關系應解除。
新聞面對面
文曉梅:城里掙錢不容易
昨天下午3點,記者趁課間休息時間與這名樸素的川妹子進行了對話。
記者:出來做家教是你自己的主意嗎?
文(膽怯):是我自己想的。
記者:以前干過哪些活?
文:放暑假后,我在重慶撿了20天礦泉水瓶掙得10多元。
記者:上了第一堂課,有什么感想?
文(沉思):城里掙錢很不容易。
記者:你是把小王當作朋友還是學生?
文:當然是朋友,這樣對方容易接受。
記者:這么辛苦,會堅持下去嗎?
文:要堅持,爭取把下學期的學費掙齊。
|